四川省巴中市城市风水的分析
一、巴中市的地理环境:
巴中市地处四川省版图的艮(东北)方,位于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,东起达州、南接南充、西抵广元、北连汉中。巴中市四周环山,城中还有南龛山、西龛山、北龛山、二龙山(自命名)、望王山、塔子山等,可谓名副其实的一座山城。巴河弯弯曲曲由乾(西北)方经由城市中心然后向离(南)方流去,巴河两岸楼房林立,商贸聚兴,错落有序。多少年来一条最主要的进入巴中市的省内交通要道,山路崎岖,由城市的兑(西)方开过来。进入市区以内,各条街道和楼房排列比较整齐,居民生活区,商业区,行政管理区分布条理清晰,一目了然。城市开发区域在城市的震(东)方,发展空间规模具足。政府在山地城区整体规划上思路比较清晰、敏锐、鲜明。

二、巴中市整体规划和布局有利风水的几点:
1、市政府大楼建在城市的乾位(西北)。乾为天,为首脑,为权威,为正位。
2、市政府在巴河左侧(河流方向的左侧),此为阳地,市政府占据这片阳地,主有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。
3、市政府大楼方位:座艮(东北),向坤(西南)。现在国运为下元八运,市政府大楼在此运虽不为旺山旺向,但借八运(艮)的大运(一运二十年)之气,亦为旺相。有此旺运就不愁今后的长足发展了。

4、城市开发在震(东)方,为巴河流向的左侧,亦为阳地,在此方位搞开发,定会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,同时也会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。
5、城市在震(东)方修路,震为青龙位,道路象青龙一样延伸。青龙主动,青龙动起来,这样牵动城市的主动脉,城市就会如旭日东升,紫气东来,朝气蓬勃,喜气洋洋,此处越繁华越热闹越好,同时也会给整个城市带来吉祥。

三、巴中市现存在的不利风水的几点:
1、进入巴中市的省内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入口在城市西方,西方为白虎位。白虎主静不主动,由西方的通道会带来煞气,易出现一些不利的问题。
2、巴河由城市的乾(西北)方进入市区向东流到城中心转弯九十度然后向离(南)方流去。离位为先天八卦的乾位,西北方为后天八卦的乾位。巴河的水,来水为后天乾卦,去水为先天乾卦。此水定为,后天冲破先天,此为绝根,为凶象。

3、巴中市政府大楼后靠一座山,名叫望王山,此山不具备作为靠山的条件,其中有三点不足:
(1)此山乃唐朝武则天的二皇子:太子贤,被贬流放之地。太子贤雄心大志无望,只能在此遥望长安兴叹,起名望王山,这个名字其寓意就不吉。
(2)由于太子贤行为的影响,也就是个人的自身行为风水产生的气场,在此地域易出现狂妄之人,产生非分之想:作皇帝梦。经查,此地确实出现过几起作皇帝梦的人。
(3)望王山为矩形,西低东高,形状如一口大棺材,在东侧山头上立着一个无线信号接收塔,尤如一颗钉子钉在那里,其凶的形象就更明显和逼真了。

4、巴河的河床,水位过低,而且混浊,山主人丁,水主财。此水过瘦,不利城市财政、金融的发展。
5、在进入城区西南部的方位,有两条山脉分别由南、北远处两个方向的位置,绵绵不断延伸向中间聚拢过来至此处汇合,两山聚首交汇在一处探出头部,此处唤作龙舌坝,此象为二龙聚首之格局,只可惜由于扩建公路须要道路取直,就将此山的头部铲掉一大截,在此开辟道路,由此破坏了龙脉的风水格局,至使此山由吉变凶。

6、市政府大楼前为广场,在广场前面的左右两侧,有两个地下通道,在两个通道出口处的建筑物,其形状尤如棺木太不雅观,尤其是竖立在市政府门前两侧的建筑物必须庄严、威武、大气。此建筑物不具备标准,不能作为捍卫门户的标志性建筑。
7、市政府广场为朱雀位、为明堂,须开阔敞亮,无遮栏。应延伸至巴河边上,但从广场前的横道至河边一段仍有建筑物。这些建筑物挡住市政府的明堂,此相为明堂受阻。

四、巴中市的整体规划和风水调整布局八点:
1、在进入巴中市西方位交通要道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,建一座代表城市人文的地标性建筑——大型牌楼。在牌楼面西的两侧雕刻一对麒麟,此处设牌楼即为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景观,既现山城特色,又可彰显山城古文化的韵味和气息,还可依此震慑白虎位,挡住由西方带来的煞气。
2、城市开发向震(东)方延伸,使城市中心东移。在东部开发区建一座区政府,名字叫:《巴东区政府》。此中有两个含义:
(1) 巴东区政府和市政府东、西遥相呼应,使得城市的中心东移。东移的同时也减弱了巴河水口(去水)凶的气场。 还要在水口的位置,江左岸(面向水流方向的左侧)选择一块向河流凸进的部位,立一巨石,其形如山。于巨石面河流方向的上部刻《艮山》两字。 以此艮山法可解后天破先天水的凶相,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。
(2) 巴中市位于四川的艮(东北)位,艮为少男,为三儿子。重庆市在四川的震(东)位,震为长男,为大儿子,加之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,两水交媾必有生气,此为最佳风水之地,重庆成为直辖市。离开川母,独立创业,乃风水必然所致。 起名《巴东区》,东为震,震为长子。是为了给城市增加自身的责任感,担当起长子的重任。
3、望王山东侧的接收塔应彻底拆除,在此处建筑一座形状为八柱八角的凉亭,命名为《观胤亭》。胤为后代,其寓意为向前看,高瞻远瞩之意,其谐音亦为官印廷。
《观胤亭》分上中下三部分制作:
上部分是顶盖:顶为串珠葫芦形,盖为八脊波浪形,边为八角大卷檐,顶盖高度(1530mm),直径(7500mm),八个角上翘高度(670mm)
中间部分是亭栏:亭为八根立柱呈八角,下面八个面镶护栏,立柱高为(5150mm),直径(相对两个立柱中心尺寸)为(9010mm),呈九五之尊。亭栏的地面部位直径为(9610mm),地面上制作太极八卦图形。
下部分是底座: 底座为九级台阶,每级台阶高(260mm),宽(300mm),底座的高为(2340mm),九级台阶四周按八根立柱的方位,顺着台阶的斜度从上至下均等安装八条扶手栏杆。
整个《观胤亭》的总高度为(9020mm),最底部直径(14410mm)。
建完《观胤亭》以后,此山的格局立即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,此时山的形状在风水上即成为:《宰相印》的格局。市政府背靠着《宰相印》其吉不言而喻。
此山不要再叫望王山,应改名称:《观胤山》意为望王不如观胤,望王只能兴叹,观胤才能前瞻。
4、在巴河的上游设水处理厂,河水经水处理后,让清水流入城区,在下游设截流使城市这段水域水位提高,增加蓄水量,也为聚财。同时也美化了城区的河流水景。
5、城区西南部的两条山脉聚首交汇处,在铲除的部位修筑造型(铲除的是山脉的龙头,必须还以龙头)即由断头处两侧分别引出一段龙头、龙颈、龙爪,两个龙头相向,两龙头之间设计一个银色的圆球,在其下方修建一大型喷水池,圆球在喷水上滚动,山体造型为万丈深渊,以示龙潭。即成为二龙戏珠格局。改其龙舌坝的旧名,此山命名为:《二龙山》,以恢复二龙聚首的风水格局。
6、市政府大楼广场前的两个不雅建筑,改建为随圆形的建筑。柱上刻盘龙,象两根擎天柱,形成左辅、右弼的格局,承其捍卫门户。
7、将市政府广场前由横道至巴河处的房屋、建筑清除,亮出明堂,开阔视野,意为前程无阻,前途无量。
8、南龛山位于市政府的巽(东南)位,巽为文昌位。在此山建一座文昌阁,增加城市文化素质氛围的气息,同时也有利开发旅游业。文昌阁在巽位的气场能量极强,其中更大作用:主市政府的政绩辉宏,当地人才辈出,本地学子有望荣登榜首。

五、巴中市的现实概况:
巴中市政府重视城市开发建设,彻底改造老城区。城市规划布局有条不紊,交通十分便利,尤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,城市发展人性化,进入城区就给你一种亲切感。城市绿化比较有韵味,突显山城特色。朴实中透出一种高雅,清静处透出一种文明。
巴中市政府大楼座艮向坤,与国运的下元八运,即艮运相抵,城市前景广阔,借助此大运之势,激流勇进、奋发争先、宏图大展、开创新纪元,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现代化城市。